站在隐患前的人

站在隐患前的人 ——记中电建山东电建一公司西北公司安全总监胥光 机器轰鸣的施工现场,安全标语赫然在目。然而,真正的安全防线,往往系于那些在细微处较真、在隐患前不退让的人身上。中电建…

站在隐患前的人

——记中电建山东电建一公司西北公司安全总监胥光

机器轰鸣的施工现场,安全标语赫然在目。然而,真正的安全防线,往往系于那些在细微处较真、在隐患前不退让的人身上。中电建山东电建一公司西北公司安全总监胥光,就是这道防线上最执着的身影。

“我不是来看文件的”

“我不是来看文件的,我是来看看你们,看你们是不是按文件干活的。”

这是山东电建一公司西北公司安全总监胥光调入本部后,第一次到项目检查时说的话。

那天,项目部把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台账记录一一摆出来,还细心用不同颜色的文件夹分装。他翻开几页,又合上文件,说:“纸上的都挺好,咱们现场走一圈。”

那一圈走了将近两个小时。走到一处构件安装点,他蹲下来,手一拧,一颗地脚螺栓明显松动。他抬头问:“用手就能拧动,你们告诉我这算不算隐患?”再看动火作业台账,记录虽全,但一问操作细节,现场人员却答不上来。他摇摇头:“资料不是给检查组看的,是用来守护性命的。”

自那以后,“现场先行”成了胥光的工作常态。他常常一天跑两个项目,刚在一个工地查完隐患,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现场,连路上都在审核整改资料。有人打趣他:“不是在检查现场,就是在去检查的路上。”

他不爱坐办公室里讲文件,偏要钻进最吵、最热、最乱的施工点;也不喜欢空谈大道理,说的都是“引起火灾的焊渣”和“摔下去的边口”。

“小事”不“小”

2024年夏,山东电建一公司西北公司哈密煤电项目进入施工高峰期。上百人交叉作业,塔吊升降、钢结构吊装、高空焊接、电缆铺设同时推进,安全风险叠加,稍有疏忽就可能酿成事故。

胥光干脆“扎根”项目,一住就是半个多月。白天带队排查,晚上组织复盘,不放过任何细节。他亲自盯住高风险作业流程,确保从识别到整改,从挂账到销项,每一步都“有记录、能追溯、问得清”。

一次,胥光带队对吊装作业环境进行复查。巡视时,他发现一段防护栏松动,虽非重大隐患,但他果断叫停作业:“风险,往往就藏在这些‘不碍事’的小地方。”他语气不重,现场人员却瞬间神情紧绷。整改完成后,他亲自复检确认,一直待到晚上11点才离开。

有人问:“胥总,连这种小问题也管,不累吗?”

他淡淡一笑:“隐患就是事故的前身。只要我在岗位上,哪怕是最小的问题,也必须当回事。”

正是这种“死磕式”的现场管理,让哈密项目全年未发生一起一般及以上安全事件,顺利通过多轮上级督查。他还推动项目建立“白天施工、晚上复盘”机制,通过问题挂账、限时销项、飞检抽查和视频远程监控“双保险”闭环整改,确保隐患无死角。

2024年,西北公司共排查整改隐患6000余项,整改率100%。而这些数字背后,是胥光一遍遍“复查到深夜”的执拗。

“制度冷冰冰,人得热起来”

刚接手本部安全管理工作时,一些项目制度执行不到位、责任界限不清。他没有等待观望,而是直接动手调整体系——岗位职责重梳理,关键人员专岗专责,制度流程一条条对标整改。

到2024年底,西北公司20余个在建项目全部配齐安全总监,重要岗位责任清晰、履职标准明确,“谁干什么、干不好怎么问”一目了然。“一岗一清单、一岗一考核”真正落地,变成了每个项目挂在墙上的硬杠杠。

他还主导推行“风险分级+岗位清单+月度复盘”机制,推进“安全履职看板公示”“一线三查”“专家陪查”“远程视频抽检”等工作机制,推动项目部从“要我管”向“我要管”转变。

在安全培训上,他拒绝“照本宣科”。他亲自参与课件设计,把事故警示视频、模拟演练、情景互动带进课堂。一次,他设置了“假设你是带班班长”的案例互动,调动参培人员代入角色,现场气氛热烈。他说:“安全教育的最低标准,是让人听得进去;更高的,是让人愿意主动去做。”

2024年,公司组织覆盖全员的“岗位职责默写”活动。起初不少人抱怨“像小学生考试”,但经过安全环保部几次“开小灶”辅导后,大家反而“学上了瘾”——默写前还主动组织“突击练习”,生怕拖后腿。

2024年,西北公司全年共开展安全培训240余场,培训覆盖5000余人次。正宁、哈密、喀什等重点项目在国家能源局、集团公司多轮检查中表现稳定,成为西北公司“安心工程”的典型样板。

胥光说:“纸上谈安全,救不了人。要让制度有温度,让一线的人愿意听、听得懂、做得到。”

安全之外的守护

在正宁项目,他关注的远不止安全,还有环保。他推动建设扬尘智能喷淋系统、生活区废水回收装置、垃圾分类投放区、雨污分流池等设施,并把环保标识张贴在最显眼的位置。他说:“环保,不是加分项,是底线。”

2024年,正宁项目顺利通过集团“绿色施工示范项目”评估,吸引多家同行单位来现场观摩,真正把“绿色理念”变成了“现场标准”。

“安全和环保管理,不出事时默默无闻,出事时往往惊天动地。”

而胥光,从不计较有没有掌声。他说:“我干的活,很多时候别人看不到。但只要能让每一个施工现场背后的家庭,不为一个电话打不通而担惊受怕,就值了。”

胥光,是那个在办公室里挑灯夜战的人,是工地现场永远不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那一位,是数千个“平安日常”背后的执拗守护者。他站在西北公司安全管理的第一线,也站在每一位建设者的生命红线前,寸步不让。(陈婷)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