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强者云集的锂电江湖,有一家企业打破“赢者通吃”行业规律,以“颠覆者”的姿态成功突围。
2024年,楚能新能源斩获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排名第七;截至2025年5月,楚能已连续8个月稳居国内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车量前十五名。
站在新能源的时代风口,这家成立不到四年的行业“黑马”,已成功跻身行业头部,实现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跃迁。究其发展脉络,楚能在董事长代德明的掌舵操盘下完成了“储能+动力”双轮驱动的产业布局,成功引领楚能并在市场拓展、品质安全、技术迭代实现全面突破。
“以快打快”,持续加速产业突围
2021年8月,楚能新能源正式成立,业务领域覆盖新能源储能电池、动力电池、能源管理系统的研发与制造。面对当时强者环伺的产业格局,代德明没有显露丝毫退缩。在他看来,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战略能否快速执行。围绕规模化制造产能与技术产品创新迭代,楚能坚持“以快打快”的发展策略,通过产能的快速落地与产品矩阵的全面搭建,持续抢占市场先机。
2023年下半年,伴随宜昌楚能产线投入使用,用时不到两年,楚能一期超110GWh产能全面建成。规模化产能支撑着楚能“314Ah+5MWh”大储解决方案的快速落地,也成为楚能产品出货狂飙突进的重要转折。
2024年2月,5MWh电池预制舱CORNEX M5量产下线,楚能迈入全球5MWh系统量产第一梯队,上演“楚能速度”;同年8月,应用M5电池预制舱的楚能新能源猛狮光储48MW/96MWh液冷储能电站项目在新疆如期并网,这距M5量产下线仅半年时间。
依托“以快打快”带来的效能提升,2024年楚能订单、出货量全面爆发,先后中标国家电投、三峡能源、中国石油、阳光电源、阿特斯等大型新能源项目,并与Bison Energy、YN Energy、Star Energy Technologies等海外新能源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全年出货量超20GWh;2025年上半年,楚能依旧“火力全开”,连续入围中国电建、中核汇能、新华发电、中车四方所、中储科技等大型集采项目,储能订单已超过40GWh。
代德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过去两年,储能行业聚集了数百家电池厂,预计未来两年,仅剩下十来家能够存活,缺乏研发创新能力、没有规模制造能力的企业将被淘汰。”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极致的战略执行与研发生产效率仍将是未来楚能加速产业突围的关键所在。
锚定安全,系统性构筑产品“护城河”
在代德明眼中,清晰的产品研发定位至关重要:“能搭上储能行业这班列车,关键在于我们致力于解决行业痛点,提升产品安全性和经济性,进而保障电站投资商的经济收益。”
围绕产品安全,楚能积极构建多元化的技术产品体系。2022年,楚能推出行业首创的“浸默”安全技术,可有效解决PACK级内部电池的热蔓延问题,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省部级安全荣誉,让锂电池系统安全提升到了新的高度。2025年4月,浸默安全技术2.0方案升级发布,近百项专利布局带来了更精准的网格化管控、更强的热管理效率,也为储能安全提供新的标杆方案。
而从280Ah到306Ah再到314Ah,一以贯之的是楚能对产品安全性能的精准把控。今年4月,楚能凭借314Ah电池成为国内首批登上国家级GB 44240—2024《电能存储系统用锂蓄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名单的锂电企业。
新一代472Ah产品也不例外。为确保极致的安全品质,472Ah电池通过复用314Ah电池材料体系与产线工艺,实现了“规模降本”与“快速量产”的协同发展,在将量产周期压缩至最短的同时,最大程度利用成熟的工艺体系确保产品品质。
相较重建产线,产能共享让楚能规模化优势得以发挥到极致,新技术新产品的量产成本进一步摊薄。这种系统性发展能力,使楚能在技术迭代、产品品质、产业持续性三个维度实现层层嵌套,也映射出楚能产品研发兼顾效率与品质的不变初心。
需求导向,打造动储技术领先新标杆
持续的研发投入、强大的团队支撑和系统性的迭代创新是楚能快速发展的又一“秘诀”。代德明表示:“我们会根据用户需求提供电池或系统。当前,产品迭代周期越来越短,这对企业的综合能力提出考验——从售前、售中到售后,从资金、研发、团队、市场敏锐度到制造能力,企业能否跟上节奏至关重要。”
2024年,楚能急速狂奔,先后在17项锂电前沿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完成了从“技术跟随”到“标准定义”的跨越式发展,并实现正极补锂、高温等效、超级快充、CTP3.0四项先导性技术方案实现系统化应用。
围绕正极补锂与高温等效技术,楚能应用开发了涵盖314Ah、472Ah在内的高性能储能电池,电池循环寿命与高温适应性能获得大幅提升,产品可在35℃高温环境下,实现15000次超长循环,全面适配不同储能场景下的多元化需求。
作为动力体系的代表性产品,具备高集成、高安全、高性能、低成本优势的CTP3.0解决方案在超级快充技术加持下,可在800V高压平台下实现峰值7.5C充电,20%-80%SOC快充时间仅需5分钟,续航超1000公里,综合性能已跃进行业“第一梯队”。
截至目前,楚能已在全球布局超5000项专利,完成国际、国内权威机构产品认证近200项。在完成从行业追赶者到创新引领者的身份转变的同时,楚能也展现出更多的技术扩张野望,2025年已规划重大技术突破课题近20项。下半年,楚能将进一步推动前沿创新成果落地转化,以谋求在产业竞争中的实现技术与产品的持续领先。
结语
面对持续变化的外部环境,代德明仍坚定看好锂电市场未来发展:“如果站在三五年后回看当下,行业的创新和变革远未真正开始,市场也远未达到顶峰,未来空间巨大。站在整个能源转型的视角,行业的发展,才刚刚开始。”寻求技术向上,做价值创造者,面对蓬勃激荡的机遇和挑战,这家产业新贵正在全球锂电市场竞速中书写全面逆袭的另一种可能。